Dystonia in Musicians

BLOG

失控的嘴-淺談嘴型肌張力異常

失控的嘴―淺談嘴型肌張力異常

by | 4 月 8, 2020

Practitioner of the Farias Technique

陳恩加博士,肌張力異常訓練師,專精於音樂家演奏動作的訓練,法里亞斯技巧(Farias Technique)認證的訓練師。

《作者簡介》陳恩加 肌張力異常訓練師/ 北藝大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

陳恩加是台灣出生的小提琴演奏博士,也是目前亞洲唯一的肌張力異常訓練師。她師承肌張力異常權威法里亞斯博士,且是首位取得法里亞斯技巧認證的訓練師,同時也是肌張力異常專書《無限》的中文譯者。

        在音樂家的肌張力異常中,最常見的部位除了手部之外,其次就是嘴型肌張力異常(Embouchure Dystonia)。單就字面的意義,嘴型肌張力異常是一種影響到管樂演奏者嘴型的動作障礙,通常意指演奏者難以塑造演奏時所需的嘴型;然而,事實上嘴型肌張力異常所影響到的不僅是嘴型,還包含了控制氣流進入吹嘴或樂器的肌肉,像是臉部、舌頭、下顎、咽喉和橫膈膜部位的肌肉。嘴型肌張力異常往往是無痛的,但卻會導致演奏能力下降,常見的症狀為:

  • 嘴型震顫(tremor):可能出現在某特定音域,在其他音域不一定會出現,從外觀上就可觀察到震顫,有時甚至可從聲音中聽到。
  • 嘴唇位置改變:嘴角出現向外延伸的現象,可能是單側或雙側;或是嘴唇雙邊出現歪斜、不均衡的現象。
  • 嘴型無法因應氣流而控制:由於無法因應氣流而適時做出適當的嘴型,因而無法發聲。
  • 與下顎相關的症狀:高低音的轉換,或是顳顎關節的問題。
  • 與舌頭相關的症狀:在吹奏時,舌頭無法協調地使用或保持穩定。
  • 梅傑綜合症(Meige syndrome):包含口頷部肌張力異常(oromandibular dystonia)和眼瞼痙攣(blepharospasm)的症狀,臉部上半部或下半部的肌肉無法自主控制。

        上面所列舉的症狀顯示出嘴型肌張力異常的複雜性及多樣性,這也是患者往往需要耗費多時才能確診的原因。對於管樂演奏者來說,嘴型的控制就如同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才能達成如此複雜精確的控制。相較於手部肌張力異常,嘴型肌張力異常的診斷又更為困難。手部肌張力異常的診斷有許多參數可以觀察,比如動作、肌肉、關節和肌腱的使用;然而,在嘴型肌張力異常的診斷上,除了臉部肌肉和嘴唇之外,其餘的部分包含舌頭、咽喉、橫膈膜及氣流的運用都在身體裡面,其判斷的標準唯有仰賴聲音,於是「看不到」成為診斷上最大的障礙。

        我們的大腦是如此聰明,當某個肌肉無法執行功能時,大腦便會迅速指派其他肌肉來協助以達成其動作目標。罹患嘴型肌張力異常的演奏者往往需要耗費數月或是數年才得以確診,因為當身體「裡面」某個肌肉功能不良時,我們的大腦便會聰明的指派其他幫手來協助,演奏者最初可能只是感到怪怪的,或是浮現一種陌生感,但隨著任務無法被適當執行,進而衍生出更多的代償動作,最終導致無法吹奏的困境。

         肌張力異常是一種複雜的神經性疾病,而非單純的肌肉使用不當,它是由於肌肉不自主的持續收縮而引發一連串的動作障礙。在演奏技能的培育過程中,演奏者一直被教育只要努力練習就能克服困難,這樣的想法在優秀演奏者身上更是根深蒂固,這也是為何當演奏者面臨肌張力異常時,往往需要耗費數月或是數年才意識到這並非是技術問題。演奏者對於肌張力異常的認識不足,再加上在求診時經常無法獲得正確的診斷和援助,迫使一些優秀的演奏者必須離開原有的工作崗位。

        以動作訓練作為肌張力異常的神經復健是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它以不具侵入性的方式幫助患者逐漸恢復功能。過往對於嘴型肌張力異常的治療經常是一籌莫展,有些神經科醫生會開一些動作障礙的藥給患者,或是將患者轉診至語言訓練的復健師,但由於演奏者根深蒂固地將這樣的動作障礙視為是技術性問題,以致於缺乏音樂專業指引的治療,往往很難讓演奏者信服。事實上,良好的復健不只是動作功能的恢復,另外也需要包含對於病症本身的全面認識,如此才能以適當的期待來面對復健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