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異常|不全|障礙
復健|康復訓練
陳恩加 Monica Chen
陳恩加博士曾深受肌張力異常之苦,如今將個人經驗轉化為專業動力,致力於幫助其他患者。她多年來跟隨肌張力異常治療權威—法里亞斯博士(Dr. Joaquin Farias)學習,並長期接受嚴格的訓練,成為亞洲第一位肌張力異常的訓練師,也是首位取得法里亞斯技巧(Farias Technique)認證的訓練師,目前在肌張力異常的訓練平台Dystonia Recovery Program擔任訓練師。
陳恩加博士深知中文資訊的匱乏,因此她在2014年創建了第一個中文網站來介紹「音樂家的肌張力異常」,並翻譯了法里亞斯博士的經典著作「無限」(Limitless),為華語世界打開了一扇了解肌張力異常的大門。身為小提琴演奏博士,她更能感同身受音樂家所面臨的困境,並以自身經驗及敏銳觀察,透過動作訓練幫助演奏者找回失去的動作。
近年來,陳恩加博士的專業觸角不再侷限於音樂家,而是拓展至不同類型及其他身體部位的肌張力異常。這些寶貴的經驗,讓她對肌張力異常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如同拼圖一般,拼湊出肌張力異常的整體樣貌。當眼光不再受制於局部時,才能觀察到這個複雜疾病更全面的脈絡。
從一位演奏家轉換為譯者、網站設計和訓練師,陳恩加博士的每一個角色轉換,都源自於她對肌張力異常的熱忱與使命感。這個網站,不僅是她專業知識的結晶,更展現出她對患者深切的關懷。陳恩加博士深信,每位患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的需求、症狀和生活方式都截然不同。因此,她致力於透過充分的溝通、深入的理解,為每位患者量身打造專屬的復健計畫,以期協助他們找回失去的功能,重拾生活的自信與喜悅。
課程預約
瞭解更多不同的課程及預約流程
相關連結
其他社群媒體連結
尋找你的拼圖
What is Dystonia?
何謂肌張力異常?
肌張力異常是一種神經性動作障礙,由於肌肉不自主地過度收縮,因而產生姿勢扭轉、顫抖或是無法放鬆的現象。它是一種神經系統和動作統合能力的混淆,當大腦透過神經系統傳導給肌肉的過程中出現錯亂,因而產生持續或間歇性肌肉收縮的現象。
過去,肌張力異常往往被認為是一種罕見的疾病,但事實上在動作障礙中,它的發生率僅次於原發性震顫和帕金森氏症,影響的族群也不分年紀和人種……
Types of Dystonia
肌張力異常分類
「肌張力異常」意指不正常的動作和肌肉張力,而這樣的症狀並不侷限於單一疾病,它有可能是由不同的疾病所引發。本網頁所指的「肌張力異常」,主要是針對「原發性肌張力異常」,而非由其他疾病所引發的「次發性肌張力異常」。
「原發性肌張力異常」的致病機轉目前仍未有定論,再加上病患呈現症狀的多樣性,因此在分類上較為紛雜。主要的分類方式有以下三種:ㄧ、以身體部位來區分,二、以任務來區分,三、以受影響的部位多寡來區分……
依據身體部位來分類
分為上肢、下肢、瞼瞼痙攣、臉部、口頷部、斜頸症、痙攣性發聲障礙等……
依據任務來分類
常見的有音樂家的肌張力異常、寫作痙攣、
跑者的肌張力異常、易普症等……
依據受影響部位多寡來分類
Neuroplasticity Training
神經可塑性的訓練
針對肌張力異常的神經可塑性訓練,是由法里亞斯博士經過二十多年的研究,以數千位肌張力異常患者為研究對象,所發展出來的一套復健方式。這種方式為肌張力異常的復健帶來突破性的轉變,不僅為肌張力異常的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更為飽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點燃了希望。
這套復健方式著重於認知運動功能,以神經可塑性來增強前額葉的活動,並且調節皮質下處理過程……
復健/ 康復訓練
Blog
眼瞼痙攣
眼瞼痙攣的主要特徵是眼輪匝肌不自主、反覆的收縮,導致眼瞼緊閉,進而影響到視線。認識眼瞼痙攣的症狀和早期徵兆,有助於患者能儘早尋求醫療的協助。早期診斷和介入治療對於患者的症狀管理至關重要,並且能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A Better Future
我不喜歡把肌張力異常復健的過程稱為長期奮戰,這樣的說法好像患者沒有認真對抗,沒有想盡辦法贏過病魔(只有恢復功能的那些人才是贏家),所以才輸給這個疾病。「與肌張力異常共存」沒有輸贏的問題,我們不需要戰勝病魔,而是接受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
音樂家的肌張力異常~鋼琴
受肌張力異常影響的鋼琴演奏者,在受訓前、受訓後15 天和受訓後90天的變化。